为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从上世纪末开始不断增长,1999年招生9.22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1.97万人,增幅21.38%。
近年来招生规模更是不断创新高,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首次以百万计,达到了110.66万人,并连续三年(2020-2022年)突破百万。
(相关资料图)
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和2021年研究生毕业生人数均超过70万,2022年达到了86.2万,大量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动力。
与此同时,就业压力递增是当前社会各界难以逃避的难题,麦可思研究发现,近几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的主要目的包括“就业前景好”“职业发展需要”以及“想去更好的大学”。
“一切为了就业”看来是大多数大学生舍得一身剐也要把考研拿下的重要原因。
那么,学历提升是否意味着就业红利呢?
根据麦可思统计的2017届本科生就业数据,我们分析了毕业五年后学历提升与未提升人群的月收入,数据显示,学历提升群体(11367元)比依然为本科学历群体的月收入(10509元)高了858元。学历提升人群的就业满意度为84%,高出未提升人群(76%)8个百分点。
显然,从大学生中长期发展来看,学历提升带来了更多回报。
颤抖吧,考研人数5年翻番
研究生扩招引起了持续不退的考研热。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约为457万。
相比五年前(2018年)238万的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五年来考生数量翻了接近一倍,招录比也从2018年的3.1:1增长到了2022年的4.2:1。
457万的考生,4.2:1的招录比,意味着近400万考上注定名落孙山。
热门院校的竞争更是刺刀见红,堪称考研生的绞肉场。
公开信息显示,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今年的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均超过3万人,其中,四川大学的考生最多,为3.6万余人。
明枪易躲 暗箭难防
考研扩招日复一年,但报考人数增幅远超扩招率,考研难度不断加剧。
同时,对于考研生,与你同场竞技的还是能看得见的明枪,考生还能依靠实力一较高下。
各校内定读研的保研生就是看不见的对手,可谓暗箭。
保研生学名推免生,推免的全称是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这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于2013年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为推动推免招生和统考招生协调发展,维护考生利益和公平竞争环境,该《通知》要求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并且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
从各大高校实际招生情况来看,50%这条红线基本是守住了。
某备受考研人关注的数据整理平台做了本科生推免率汇总。以2022届本科生数据为例,推免率较高的前十所高校中,仅有2所推免率超过了50%,其余主要集中在30%至40%区间。
但可堪玩味的是“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中的一定比例,意即《通知》画的红线是针对研究生招生单位整体招生比例,并没有限制具体专业的推免率。
不少高校“趁虚而入”,充分利用规则,调高一些专业的推免率,降低另一些专业的推免率,左右互搏,不越红线。
考生对高校招生的端水之术常常深恶痛绝。为何?因为不少高校通常会把优势学科的推免率提高,只留出很少的名额分给统考生,而用其他专业去平衡整体比例。
北京某211大学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动画类人才培养院校,其开设的动漫创作与数字创意设计专业在该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中统考和推免拟招名额均为21人。
但最终该专业推免人数为35人,留给统考生名额仅有7席,推免比例超过80%,考试竞争剧增。
广东某国家级“双一流”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是该校的优势学科。该学科下新闻与传播、传播学两个专业今年招收推免生分别为103人和44人,统考上岸人数只有55人和5人。
中国教育在线曾调查过招生单位对推免生的看法。数据显示,相比统考生,近八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的基础普遍更扎实;超过七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主动意识更强烈,更能在本专业坚持下去。
此外,相比本科阶段,研究生与导师的接触更频繁,作为研究生招生培养直至毕业等各阶段最有话语权的人,导师希望招到知根知底,自己认可的学生当是情理之中。推免生更受学校青睐,学校愿意把好专业留给“自己人”或是其他高校推荐而来的获得“行业认可”的学生,这无形中也可考生增添了竞争压力。
有些数据正在起变化
报考人数暴增,加上推免群体或许预定了更好的专业,这都加剧了考研竞争压力。
此外,麦可思跟踪分析本科毕业生数据发现,应届本科生考研意愿愈发强烈。
应届本科生毕业后暂不打算就业,而是笃定心志在给国内考研的比例持续上升,从2018届的2.8%增长到2022届的6.7%,增幅超过100%。
与此同时,毕业生二战甚至三战考研的成功率也在下降。麦可思长期跟踪数据显示,2019届本科生,毕业后暂时不工作而是准备考研的群体,三年内考研上岸的比例为41.5%,相比2018届同样奋战考研的前辈们的“上岸率”(43.1%),这一比例有所降低。
近年来就业竞争也在增大,而“应届生身份”对于大学生求职的重要程度无需赘言。一些二战、三战考研生甚至是脱产备考,放弃就业,错过了本科生最佳就业期。如果最终未能上岸,不但没有享受学历提升带来的就业红利,反而“主动拉低了就业竞争”,成为同届本科生求职的红利。
值得注意的是,应届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有所显现。
问题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应届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满意度与应届本科生的差距在缩小,2020届硕士生比同届本科生高出11个百分点,2021届缩小的8个百分点,而到了2022届只相差3个百分点。从硕士毕业生的主观感受的角度反映出就业质量有所下降,就业压力增大。
另外,五年来,应届硕士研究生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从2018届的74%减少到2022届的69%。而应届本科生该数据却在上升,从2018届的71%增加到了2022届的74%,已经超过了应届硕士生。
应该说,研究生扩招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高层次人才,但受到当前经济低迷的影响,研究生滞后的就业压力较为明显,这需要研究生培养单位,用人单位和社会上下共同努力,在教学端不断改善培养过程,在用人端创造更多需求,努力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主要参考文献:
[1]《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
[2]教育部及四川大学等高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