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维修自行车的王安民

□ 实习记者 冯倩楠 记者 赵婧

“这钥匙转不动了,师傅给咱抹点儿油。”5月31日,西安二建医院南门处,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修理铺前,一位阿姨掏出一把钥匙,递给正在修理电动车的王安民。王安民二话没说,捞起地上的专用润滑油,往钥匙上一倒,随后递还给钥匙主人。


(资料图片)

这种互动不超过两分钟的场景在王安民的修理铺经常能看到。

“叔,打个气。”青年把自行车推到店门口,空压机一阵作响,几秒钟轮胎就鼓了起来。

“师傅,借个工具。”外卖“骑手”从凌乱的工具中拿起一把锥子,在自己的电动车下面撬来撬去。

附近的环卫工一声不吭,捡起店里一把小锤子,走到运送垃圾的三轮车前“吭哧吭哧”砸起来。

“时间长了,街坊邻居都认识,借个工具啥的都是随手的事。”2001年,王安民把维修铺开到建东街上,就再没挪过位置。

万事开头难。由于家庭条件限制,王安民只读到初中,乍一转入维修行业,刚开始还有些力不从心。好在他肯学肯干,自己阅读技术资料,加上不断积累经验,逐渐练出了手上“功夫”。“以前自行车多,一到放学下班时间,一拨又一拨的自行车从单位、学校门口往外涌。”王安民回忆说,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修电动车的人变多了,自己也顺应时代,自学了电动车修理。

前几天,修理铺来了一位大爷,说电动车脚撑弹簧松了,找了两家修理铺都没解决,王安民试了试,很快就把松了的弹簧挂好了。“我看大爷年纪大了,压根儿没想收钱,结果人家非要转账给我,最后只好收了五块。”

王安民注重口碑,秉承着“事小诚信大”的原则——能修坚决不换,有问题哪怕不修也要提前说清。时间久了,口碑也渐渐树立起来,成为周围居民的修理“首选”。

日复一日守着档口,修锁、修自行车、修电动车、电焊、换电瓶……王安民从身强力壮熬成满头银发。二十多年来,修理铺几乎没什么变化,房子年久失修,顶部有时会渗水,他自己给房顶上罩了一层厚棚子才避免了漏雨的情况。铺子里也没有空调,夏天只有一个小风扇,冬天防寒只能“穿厚点儿”,遇到有的“细活儿”,把手冻麻也是常有的事。

不舍得给自己改善条件,王安民却舍得给儿子们上学读书花钱,靠自己的一双手扎根城市,养活了一家人,还供出了一个博士和一个“预备博士”。“大儿子在德国读完博士在深圳工作,二儿子要去香港硕博连读。”提起两个儿子,王安民一脸骄傲。

电瓶车和汽车的普及,给修车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曾经热闹非凡的修理铺也日渐冷清,但王安民没想过离开这里,“在这儿时间长了,怕老顾客们找不到,也舍不得附近的‘老朋友’们”。

快到午饭时间,“老朋友”之一、隔壁备餐店的老板送来几块西瓜,还招呼王安民过去吃饭。吃着饭拉着家常,备餐店老板摸出了一瓶酒。没喝两口,就有小姑娘来修电动车,王安民搁下筷子,趿拉着鞋小跑回去。

记者看到小姑娘把一块馕饼搁到铺子里的小桌上,见王安民又是拆零件又是电焊,她又从隔壁买了瓶饮料递给王安民。“我从小就在这片儿,叔看着我长大的。”小姑娘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