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

本报记者 王晶晶

近日,广东、河南、湖北、陕西等地多家中小银行宣布调整存款利率。据不完全统计和披露,4月以来,已有至少18家中小银行(含农商银行、农信联社)调整人民币存款利率,调降幅度不一。在支持实体经济、政策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去年以来,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下行较快,净息差普遍承压,较大程度地造成了不能承受其重的中小银行集体调低存款利率的无奈和尴尬。


(资料图片)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净息差收窄是银行业的整体态势。近期,多家中小银行调整存款利率,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银行缓解息差压力。他分析,接下来,净息差还将保持收窄的态势。

负债结构不合理导致农商银行净息差收窄更为明显

中国经济时报:近期,上市银行陆续披露2022年业绩。曾经被称为“躺着挣钱”的银行业,如今面临着营收增速放缓的挑战,农商银行尤其明显。您如何看待银行业净息差收窄的趋势?

曾刚:银行业净息差收窄是大势所趋。从2012年起,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速,银行业普遍面临净息差降低和净利息收入增幅的减缓。针对近期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趋势明显,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一是经济增速放缓,大家对贷款的需求减弱。二是我国在政策上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推动银行信贷利率下行。去年LPR连续下调,农商银行受此影响,贷款收息率下降。三是存款利率定价是依据自律机制,存款立行的理念导致农商银行等中小银行不太愿意降低存款利率。由于中小银行吸纳低成本存款的能力相对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较弱,因而需要以更高的存款利率和成本吸引储户。尽管资产利率在不断下行,但是在负债端,中小银行怕储户流失,不敢轻易降息,这就导致存款利率的下降显著小于贷款利率的下降。以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为例,目前国有大行存款利率为1.65%,股份制银行利率为1.85%,而城商行整体在2%左右。

其次,农村中小银行的息差收窄高于整个银行业的平均水平,其原因是负债端下降,由于不同银行的负债结构不同,利率下行也存在差异,相比而言,农村中小银行的资金以储蓄为主,且定期存款占比较高,但是存款利率不高,很难再降,因此,农村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下行更慢。另外,大行的负债结构更加多元化,市场化主动负债占比高于中小银行,虽然大行的存款下行不如贷款下行幅度大,但是息差收窄的幅度仍比中小银行要小。

再次,中小银行储蓄类定期存款高,储蓄占比较高。这种格局必然导致农商银行的负债端成本下行比大行更小。由于资产端的利率要向其他行看齐,负债端下行幅度小,和银行整体息差对比,农商行的息差收窄就更为明显。

总之,中小银行息差收窄明显的根源还是由于负债结构不合理,在资产负债管理上,中小银行和大行还有不小差距,在经营理念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方面亟须提升。

优化负债结构 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应如何缓解中小银行经营压力、净息差收窄的局面?

曾刚:净息差作为银行综合贷款利率和资金获取利率之间的差值,反映了银行从基础的存贷款业务中获取收益的能力。

农商银行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从资产端方面,在大行不断下沉“掐尖”的情况下,农商银行要聚焦本地,做小做散,根要扎得更深,下沉客户,寻找资产收益更高的项目,从客户和抬高资产收益率方面下功夫,不断优化资产结构,稳定贷款收益率水平。在负债结构方面,要更加适度优化负债结构,压降定期存款占比,同时也要适度压降储蓄存款占比,适度增加主动负债占比,提高低成本存款的占比,优化负债结构。

继续降低负债成本,主动推动存款利率定价的合理化,适度调降存款利率。近期,一些银行开始调降存款利率,特别是定期存款利率,已经反映了这样一种调降的趋势。所以从原则上来讲,农商银行还是要提高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强化负债管理。在负债结构优化和存款定价上要有一定的弹性,并提高资产端收益率,促进自身经营的可持续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