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无论阅读的是什么书,都是我们试图多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与经典对话,重读若初读,常读常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期,我再次阅读了周国平的《让教育回归人性》。该书是作者30年来对教育认识的总结,其中包括“让教育回归人性”“阅读与成长”“神圣的好奇心”“对父母说”“人生成功的真谛”“生命教育”“剩下的才是教育和道德教育”等七辑。这是作者作为学者、教师、父亲等角色基于儿童成长的感悟,同样对于我们从事教育的每一个人都会有所启发。虽然说每一个孩子有独立的精神和独立的灵魂,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的成长又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如学校、家庭、社区以及自我。正因为这样,我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
首先,我们要用哲学的视角和思维看待教育以及接受教育的孩子。教育是什么?怎样领着孩子成长?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尤其是很多近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家从人的灵魂和生命存在状态出发,揭示教育的本质。斯普朗格认为,唤醒人的灵魂非教育莫属,因为教育是“触及灵魂深处”的过程,更是把一种客观的文化价值内化为个体精神的过程。
《让教育回归人性》中的很多教育观念,是作者在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哲学家的经典之后,对于他视域中的教育和自己的孩子成长足迹的思考后的一种教育期待和价值判断。其实,哲学并不是一个神秘的、抽象的、高大上的概念,儿童本身是哲学家,成年人也是哲学家,每个人都身处在哲学世界里,只不过是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不同而已。
作为从事教育的我们所要做的一定是要缩短与孩子认识世界之间的差距,无论立足孩子成长的某个阶段,还是从终身学习的立场出发,要在关注成长目标的前提下,放下身段走进孩子的世界,多站在孩子的世界认识他们,然后引导孩子慢慢地发现“小我”(爱好、禀赋、特长)并实现“大我”(求真、至善)。我们学校的办学愿景是“发现自我,精彩绽放”,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而进一步明确的。
做教育就是在做自己
我时常感到,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做教育就是在做自己。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阅历,直接关系着对教育、人性、成长的看法,这也是属于自己的教育哲学。
之所以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同一个学科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效果、不同的班主任所带的班级样态和品质不一样,都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教育的期待和价值判断存在着差异,而这种差异源自于我们每一个人不同的经历和阅历,以及形成对教育的不同认识、理解、判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领导力的核心是影响力,“说教”对于孩子的成长固然重要,但是影响力更为重要,教师的学习就是通过改变自我进而影响孩子的成长。我们经常说教育是人格塑造人格、灵魂呵护灵魂的过程,这是生命成长对教师和家长的一种呼唤。一定不要忽视,每一个教师都是行走在校园里的文化符号,每一个教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隐性课程,教师的“颜值”就是自己的人格,我们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钱穆说:“每一个理想的人物,其自身即代表一个完整的学问。”作为教师或家长,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观或育儿经,但还是需要让我们的人生阅历更加贴近生命成长的律动。
好的教育是熏陶出来的
“熏陶是不教之教,是最有效最省力的教育,好的教育是熏陶出来的。”教育的基本道理并不复杂,其主要使命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成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与人际环境,前面两部分内容看似在说如何做好一个教育者,其实是在强调孩子成长的环境问题。
“育人者必先自育”,要具备熏陶孩子成长的能力,必须对自己的人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根本上看,对孩子的教育取决于教师与父母的价值观,而教师与父母的价值观主要来自于阅读习惯,以及阅读带给我们在精神世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归根到底也会转化为熏陶孩子成长的因素。教育者一定不能缺失阅读,阅读就是与经典对话、与大师对话,也可以说是我们自我修炼的一次长途旅行。生活在阅读氛围浓厚并有良好阅读习惯的环境中,孩子的心中一定会有精彩的世界,也一定会在不断认识和解读丰富多彩的世界中成长得越来越有灵性。
教育的本义是唤醒灵魂,使之在人生的各种场景中都保持在场。为了知己知彼让孩子的成长更有意义,我们不妨读读这本书。
文/谢国平(北京市门头沟区新桥路中学校长)
策划:娄雪
编辑:苏珊
编审:常悦
终审:王宇 苏金柱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